现在打开你家的冰箱,会看到什么?是一下子买太多喝不完的牛奶、放了不知多久的别人送的糕点礼盒,还是早就被遗忘的果汁?
有些食物买完就被遗忘在冰箱的角落、深处,直到有一天清理收拾的时候才发现:“唉,已经过期了,扔了吧。”
难道这些被浪费的食物,最后只能扔掉、倒进垃圾桶吗?西班牙的一个小城区,给出了不同的答案。
这个小城镇位于西班牙巴斯克地区Galdakao。有一天,镇上的居民们发现,街道旁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带着栅栏的大冰箱。
这是谁家的冰箱扔在了路边?居民们打开一看,里面居然还有吃的!
原来这个冰箱是由 Alvaro Saiz 设立的 “共享冰箱(SolidarityFridge)” ,目的很简单,就是想让小镇居民团结起来互帮互助,节约粮食。
「共享冰箱」是这样运作的:任何人都可以 将家中未过保质期的富裕食物放进冰箱里,分享给需要的人或者贫穷的人。当然你也可以从冰箱里找找你需要的。
为了卫生,冰箱不接受生鱼生肉和鸡蛋。所有食物必须标注明确保质期,如果是自制食物,需要在盒子上写明用餐期限。每4天,冰箱就要进行清空。
餐厅里卖不完的小菜、糕点,也会送到这个冰箱里。有的老奶奶甚至会特地烤面包和派放进去。“我第一次吃这么饱,”镇上的流浪汉说,“好像小时候妈妈给做的饭。”
Saiz 说,有一天他在倒掉变了质的吃剩的烤鸡时,发现有一个人马上跑过来重新把烤鸡翻出来吃。
这种情况不在少数, 垃圾箱里永远有很多被倒掉的食物,而街上也永远有饥肠辘辘没东西吃的人。
于是 Saiz 想出了一个能让双方都获得帮助的方法,就是这个共享冰箱。实际效果非常好,大家都愿意为冰箱贡献自己富裕的食物。
这么好的节约食物公益方法,施行起来真的那么容易吗?就在前几天,上海也有了 国内第一次「共享冰箱」的投放试水!
冰箱分别设立在 上海普陀区长寿社区的一家饭店和小区,由 “绿洲公益”组织设立,初衷也是杜绝食物浪费的同时帮助他人。
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性,里面的食品均是附近有资质的饭店、超市提供的,还未开始接受个人提供的食品。
冰箱刚放置,周围的人们还感到好奇和犹豫,而到了下午,陆陆续续开始有人从里面拿走食物。 晚上8点,事先放进去的食物都被领光了。
然而「共享冰箱」的消息传开之后, 社区的冰箱开始有了“一人多拿”的情况。“有个附近居民,拿了一个旅行箱大的包,想要把里面的东西都拿走。”志愿者说,“我只好阻止他,让他只取自己需要的就好,不要占据其他有需求的人的配额。”
开始的几天,食物每天都供不应求,刚放进去的10分钟就被一扫而空,甚至有一家人一起过来拿。
一些网友在相关报道下面评论:“冰箱还在就不错了”、“住这个小区一辈子饭钱省了”、“多麻烦啊,直接发钱不好吗”虽然可能只是调侃,但确实让人有些寒心…
但是,经过志愿者的劝说,人们慢慢开始有秩序的领食物。每个人一次只能拿一份,并且需要登记。为了不出现空冰箱的情况,供应方也把放置食物的时间从 一天两次增加到四次。
终于,冰箱的共享食物逐渐供求平稳。一些附近工地的工人、拾荒者,也怯生生的来排队:“我们也可以拿吗?”在得到志愿者肯定的回答后,他们拿出食物现场就开心的吃了起来。
社区的一位奶奶,老伴去世早,儿子有智力障碍一直待在家里,全家就靠她一人照顾。听说小区里有这个共享冰箱,奶奶开心极了:“终于能给儿子吃点平时买不起的零食。”
目前,“绿洲公益”决定要在长寿路的海底捞门口投放第三个共享冰箱。
其实,食物所能传达的感情温度,本来就是金钱、物质无法取代的。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,用“食物共享”这种方式来做公益,它不光需要人们有对资源节约的意识, 还考验每个人换位思考的包容心。
要让“共享冰箱”这种公益设施在国内渐渐普及,目前还并不简单,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维护和建设。粮食通过种植、交易来到我们手里,赋予了我们二次利用的权利,为什么不让它更有价值呢?
让吃不完的食物有第二次生命吧,为他人,更为自己。
你吃零食会长胖,她吃零食能赚钱!
10块钱,她请你吃米其林,来吗?
这个超市只卖过期食物,却让所有人都为它叫好
浪费食物的你,不脸红吗?
为什么女生比较不容易变瘦,还省不下钱?
男孩子一定要看…
本文仅代表开云体育观点。
本文系授权开云体育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